南京中医药大学2023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南京中医药大学2023年招生简章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那2023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南京中医药大学官网公布整理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各专业2022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南京中医药大学2023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一:2023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参考2022年)

1、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2022年在江苏省历史类最低录取分为514分,录取位次28719。其中中西医临床医学582分,中医学570分,中医学561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中医学专业,最低为586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历史类专业。

2、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2022年在江苏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为431分,录取位次163460。其中中西医临床医学601分,中医学595分,临床医学583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中医学专业,最低为607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物理类专业。

附:2022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在江苏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专业批次/科目最低分
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本科(历史)533
南京中医药大学助产学本科(历史)533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历史)533
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本科(历史)534
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本科(历史)534
南京中医药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历史)538
南京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本科(历史)545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本科(历史)546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本科(历史)550
南京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历史)514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历史)570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历史)582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历史)586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历史)555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本科(历史)555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历史)559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历史)561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历史)531
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本科(物理)545
南京中医药大学助产学本科(物理)545
南京中医药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物理)545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本科(物理)546
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本科(物理)546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物理)546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本科(物理)548
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本科(物理)548
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物理)549
南京中医药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物理)552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本科(物理)553
南京中医药大学计算机类本科(物理)556
南京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本科(物理)562
南京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物理)519
南京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本科(物理)544
南京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本科(物理)545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复学本科(物理)548
南京中医药大学眼视光学本科(物理)548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类本科(物理)549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本科(物理)573
南京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本科(物理)472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物理)595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物理)601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物理)607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物理)578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本科(物理)578
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物理)579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物理)580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物理)582
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物理)583
南京中医药大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本科(物理)548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事管理本科(物理)550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类本科(物理)554
南京中医药大学制药工程本科(物理)533
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制药本科(物理)538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物理)541
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制药本科(物理)487
南京中医药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物理)431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在其他省市)(2023参考)

以下为南京中医药大学2022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学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一)南京中医药大学(2519)理科56925557491
南京中医药大学(2519)文科5635082523
北京(本科)南京中医药大学(3237-01)综合类56314432425
重庆(本科)南京中医药大学(3218)((公办)(办学地点:仙林校区))历史类5692693415
南京中医药大学(3218)((公办))物理类55119952411
福建(本科)南京中医药大学(2947)(专业组506(南京市)(公办))物理类6096504428
甘肃(本一)南京中医药大学(1799)((南京市))理科50212675442
南京中医药大学(1799)((南京市))文科5361512485
广东(本科)南京中医药大学(10315)((专业组201))历史类54016602437
南京中医药大学(10315)((专业组202))物理类55267851445
广西(本一)南京中医药大学(10315)((理78文27)(学校所在地江苏省南京市。咨询电话02585811852))理科48939061475
南京中医药大学(10315)((理78文27)(学校所在地江苏省南京市。咨询电话025-85811852))文科53510172532
贵州(本一)南京中医药大学(1627)((江苏南京))理科45150252451
南京中医药大学(1627)((江苏南京))文科5972601549
河北(本科)南京中医药大学(1268)([公办])历史类5794903443
南京中医药大学(1268)([公办])物理类56925895430
河南(本一)南京中医药大学(3835)理科57037209509
南京中医药大学(3835)文科5695617527
湖北(本科)南京中医药大学(F88001)(第01组(公办)(江苏))物理类55327995409
南京中医药大学(F88002)(第02组(公办)(江苏))物理类57118754409
湖南(本科)南京中医药大学(3233-001)(第1组(江苏南京))物理类55528552414
南京中医药大学(3233-002)(第2组(江苏南京))物理类55627941414
南京中医药大学(3233-003)(第3组(江苏南京))物理类58214722414
江西(本一)南京中医药大学(2343)((校址江苏省南京市))理科57810421509
辽宁(本科)南京中医药大学(0315)((江苏公办))物理类6263983362
宁夏(本一)南京中医药大学(3228)((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理科41612949412
青海(本一)南京中医药大学(3094)((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理科4563453335
南京中医药大学(3094)((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文科490937409
山东(1段)南京中医药大学(A315)((江苏公办))综合类56145693437
山东(2段)南京中医药大学(A315)((江苏公办))综合类59518047150
山西(本一A)南京中医药大学(1520)((南京))理科52821139498
南京中医药大学(1520)((南京))文科5641292517
陕西(本一)南京中医药大学(3021)((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38号))理科52222730449
上海(本科)南京中医药大学(44202)((办学点仙林校区))综合类50616282400
南京中医药大学(44201)((办学点仙林校区))综合类52312620400
四川(本一)南京中医药大学(3921)((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38号)(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52672082515
南京中医药大学(3921)(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38号))文科5687311538
天津(本科A)南京中医药大学(08781)(1组(江苏))综合类60912313463
南京中医药大学(08782)(2组(江苏))综合类6357401463
新疆(本一)南京中医药大学(1243)((江苏省南京市))理科40416965400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南京中医药大学(5243)((江苏省南京市))理科33447140
云南(本一)南京中医药大学(32G0)(仙林校区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38号)理科52535127515
南京中医药大学(32G0)(仙林校区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38号)文科6123745575
浙江(1段)南京中医药大学(3275)((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南京))综合类59553784497

附:南京中医药大学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学校于2017年入围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校之初,学校即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编撰、制订了第一套教材和教学大纲,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被誉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肩扛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着力推进卓越医生(中医学9年本博一贯制、“5+3”创新拔尖人才)、卓越科学家(中药学“4+5”本博连读创新拔尖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中药学/药学本硕连读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设有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药学院、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护理学院、卫生经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及第一、二、三临床医学院等教学机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全面合作,共建“新中药学院”(中药学“4+5”本博连读9年制)。拥有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南京中医院、附属南京医院等6个直属附属医院,29个非直属附属医院、4个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和3所附属药业(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位元堂药业控股有限公司),各类教学及毕业实习基地逾百所。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家云集。拥有国医大师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学者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教学名师和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1人,全国名中医4人,涌现出一批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学校坚持引培并举,一批年轻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江苏省特聘教授基金资助,一流的师资队伍为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积累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